BOB半岛检阅乾隆的每一座书房时,仿佛在展芸编,静澄心,观万物,纳群山于座前,听天籁于窗下,抱素怀朴,一片冰心。人心小天地,一心长体仁,书房虽小,却是仁的体现。乾隆书房不仅宜花、宜风、宜月、宜雪,而且知微、知彰、知柔、知刚。本讲座将围绕乾隆的乐善堂、昭仁殿、文渊阁、讨源书屋、香雪与长春书屋五座书房讲解乾隆书房的有形与无形,观道与守位。
嘉宾:杨庆祥(诗人、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晨亮(《当代》杂志主编)、贺嘉钰(学者、批评家)
写作诗歌,也作批评,也做教师的杨庆祥,似乎已经掌握了跨入多个世界的路径。尽管如此,不惑之年对他来说,是识途但仍需停滞,是思考也需要被拷问,当下也需要被回望。4月19日晚,我们邀请到诗人、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庆祥,《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及青年学者、批评家贺嘉钰,做客雍和书庭,一同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一同手持利刃,闯入一个开满鲜花的思想世界。
嘉宾:卢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葛鉴桥(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讲师)、彭菲(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文博系副教授)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生物智能在这个新时代中的地位与价值。从数亿年前的鱼类到现代人类,生物智能的演化历程展示了动物大脑的不断进化与完善。回望这段漫长的演化历程,我们或许可以说,正是因为四亿年前一条勇敢的鱼的存在,才有了今天的人类。最初的脊椎动物大脑分为五个部分,而这一结构在现代人类中依然得以保留。人类从非洲走向世界各地,利用智慧和创造力适应各种环境,发明工具,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称之为“智人”的物种。现今,我们自己创造的人工智能似乎又在挑战我们的大脑能力的极限。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邀请动物学、人类学、神经科学和考古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动物、人类和人工智能的特性,深入讨论智能的本质和未来走向。
嘉宾:景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田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景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田丰、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严飞三位社会学家领衔BOB半岛,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多家媒体共同发起的第四季“不一样的社会观察”恳谈会文稿征集评选落下帷幕。经过评审老师们的详细审读,评选出14位优秀人选。“不一样的社会观察”2024恳谈会将于4月20日在PAGEONE五道口店举办。
嘉宾:杨素秋(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办人)、罗丹妮(图书编辑、《三联生活周刊》出版总监)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本书讲述的不仅仅是建造一个图书馆的过程,你还可以在书中看到读书人的众生相,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图书馆”中长大。4月20日,文学博士、高校教师、《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作者杨素秋,万圣书园创办人刘苏里,资深编辑、《三联生活周刊》出版总监罗丹妮将在万圣书园谈谈他们与书的故事,以及被书创造的理想与现实。
北京|好好吃饭就是好好生活——《走南闯北吃东西》《吃着吃着就老了》新书分享会
4月20日下午,建投书局·北京国贸店,陈晓卿、高文麒将会带着新书,和我们聊聊与吃有关的事,聊聊如何好好吃饭,也聊聊如何保卫我们的生活。
地点: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53号郎园station(北京纺织仓库南门)D3-1座单向空间
嘉宾:刘国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翻译家)、戴潍娜(诗人、译者)
197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隐逸派”蒙塔莱诗歌代表作《乌贼骨:蒙塔莱诗集》中文译本于今年在国内首次出版。蒙塔莱或许是意大利诗歌史上少数几个诗人之一,甫一亮相即达至相对成熟的创作状态,且在漫长的一生中始终保持这一高水准。 4月20日,我们特邀本书译者刘国鹏与诗人、作家戴潍娜做客单向空间,共同探索蒙塔莱诗歌中的孤独与生命之爱。
嘉宾: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何向阳(诗人、学者、作家)、徐小斌(作家、编剧)、糖匪(作家)、辽京(作家)、李晓晨(评论家)、周婉京(作家)、贺嘉钰(评论家)、阿依努尔·吐马尔别克(作家)
“女性视角是使我们‘重新看见’,重新看见那些以往我们未曾留意的,发现那些以往我们未曾发现的,重新听见我们以往未曾听见的。”在《明月梅花:2023年中国女性小说选》及《流水今日:2023年中国女性散文选》的序言中,主编张莉教授提出,女性视角的意义在于“重新看见”更开阔的世界。4月20日晚,北师大文学院教授、评论家张莉,以及何向阳、徐小斌、糖匪、辽京、周婉京、阿依努尔·吐马尔别克、李晓晨、贺嘉珏等将做客 DT51,与大家一起从女性视角出发,通往更广阔的文学世界。
人与人之间,总会充满奇迹,充满复杂,宿颖和辽京,正是那句“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的真实写照,照亮彼此生命中充满困扰的起点、写作的历程、当下时代共有的困境……本周日,我们邀请到辽京、宿颖,以及《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播客《立场不明》主播尹丹,在中信书店·合生汇店,展开一场作家与作家的对话,倾听创作者之间的交谈和理解。
嘉宾:马大勇(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特聘教授)、陈琛(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秘书长)、杨子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戴潍娜(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纳兰性德是清词第一人吗?为什么说纳兰性德是近三百年影响最大的词人?清词史称“中兴”,“中兴”的实质是什么?清代第一女词人是谁……
《万花为春:清词二十讲》是作者马大勇所开设的“清词研究”硕士课程的课堂讲稿整理本,以严迪昌先生《清词史》为基本线索,参以作者的理解发挥,详细阐述了清词研究现状、清词“中兴”与其价值认识、清词发展的轨迹、清代女性词史等一系列问题,并对清初迄晚清数十家词人、数百首作品一一予以剖析,从而呈现出立体、完整、灿烂的清代词史景观。4月21日,马大勇将与陈琛、杨子彦BOB半岛、戴潍娜三位学者嘉宾一起做客万圣书园·优胜阅读空间,谈谈我们为什么要读清词。
4月21日周日下午,何大齐老师携新书《四合院的孩子》做客四合书院,携手生活书店、四合书院团队,与各位读者分享新书。
《张爱玲事迹》是作者止庵通读、搜求、考证、编订多年后,打磨出来的一本关于张爱玲研究的全新著作。4月21日BOB半岛,方所北京店邀请到学者、作家止庵,与大家一起分享如何通过有限的材料考证张爱玲文学创作与生平经历的种种疑问,讲述张爱玲的传奇事迹。
嘉宾:Noah Pickus(美国杜克大学副教务长、昆山杜克大学学术战略和学习创新院长)、戴昕(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
大学作为传统高等教育的场所和载体,在全球范围内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和意义危机,亟需变革与创新。The New Global Universities: Reinventing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以非洲、亚洲、中东和北美的八所初创的新型大学为例,讲述了全球新型大学的领导人如何在高校林立的情况下树立新的学校品牌、确保资金来源、吸引名师和生源、设计和更新教学模式、平衡当地诉求和全球战略、争取学术自由的经验,为教育界同行、有志于创立新大学的领袖和企业家,以及任何关心高等教育未来的人提供一手经验。4月21日下午,本书作者之一Noah Pickus将在耶鲁北京中心与读者线下见面,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昕也将参与点评,共同探讨高等教育的未来。
北京|白银时代最后的巨擘,真正诗人的声音——《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全集》新书发布暨分享会
地点: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53号郎园station(北京纺织仓库南门)D3-1座单向空间
嘉宾:刘文飞(首都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学部主任、燕京讲席教授、翻译家)、西川(诗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纵贯二十世纪俄语诗歌半个多世纪,至二十世纪下半期,他和阿赫马托娃成为白银时代大诗人中仅有的两位依然留在苏联并坚持写诗的人。4月21日,我们特邀《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译者刘文飞、著名诗人西川、翻译家骆家做客单向空间,与读者重温白银时代,探索俄罗斯诗歌魅力,感受帕斯捷尔纳克这位真正诗人的天赋、活力、正直与勇气。
北京|《史记》的世界,世界的《史记》——著名学者王立群读《史记》全系列精装典藏版新书分享会
嘉宾:王立群(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4月22日晚,我们特别邀请了著名文化学者、“百家讲坛”读《史记》主讲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凯做客SKP,与大家一起聊聊“《史记》的世界”和“世界的《史记》”。
4月22日晚,我们邀请作家、导演虹影,作家、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冠军彭敏,做客SKP-S,分享自己的“人生之书”。在这里,您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倾听他人的故事,以书交友,丰富自己的内心,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4月19日,临近世界读书日之际,陆家嘴读书会荣幸地邀请到蜚声世界的社会学家赵鼎新做客现场,和各位读者聊一聊他的个人阅读史,以及从阅读中延伸出的相关问题。
新本格推理是近年来在推理小说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流派,它继承了传统本格推理的精髓,同时又在其中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和创新思维。本期的“蔡骏朋友圈”,我们邀请80后著名推理作家、连续三届入围“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大赏”的王稼骏,与大家聊聊新本格推理。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仪礼》《周礼》《礼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学官,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但它始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此次,让我们共同细读先秦经典《礼记》,感受中华礼乐文明的内在精神脉络。
莎士比亚出生地信托基金会一直在探索新的方式,以展示其藏品的实力,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莎士比亚生平、作品和遗产的故事。从2024年起,他们正在运行一个为期三年的活动,以讲座、展览等方式披露塑造莎士比亚的那些女性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将重点关注与莎士比亚关系最密切的女性们,力求改变人们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展示这些女性是如何成为职业女性BOB半岛、管理者、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积极成员。讲座将包括幻灯片和影像,并可延伸到对更广阔话题的讨论,比如以此次向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出借展品的活动,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塑造全球伙伴关系和合作中发挥的作用。
在《登春台》中,格非将目光投向现代社会中四个微小个体的内在经验,为个人如何自处、如何处理好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模型。4月20日下午,我们邀请到著名作家格非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展开对谈,一起在这个春日的午后,来聊一聊《登春台》,聊一聊当今时代的我们,在人群与孤独之间的种种摇摆不定。
嘉宾:张峥(亚马逊云科技资深首席科学家、亚马逊云科技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赵恩哲(科幻艺术家)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AIGC已然成为万众瞩目的新兴领域,它标志着从文本、图像到音乐等内容创作的新纪元。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AIGC能够自动生成具有创造性的内容,这一能力的提升正逐渐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艺术、教育、娱乐、广告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当科幻照进现实,在这个充满未知和可能性的新时代,我们邀请您一起来探讨、一起来分享,一起来见证AIGC未来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本周六,上海图书馆携手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一同举办“科幻三人行·AIGC的未来”分享活动。本次分享会将围绕“AIGC”这一主题,带您探索热门话题,共同讨论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
大众观念中的曹操形象,其实并非只有奸诈的一面;常被人评价“愚蠢无能”的董卓,也并非如此不堪;而那场打败周瑜的战役,背后的智谋竟然出自刘备之手……这些颠覆性的观点,或许会让你对三国历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4月20日,作家刘勃将来到大零号湾图书馆,为读者带来“历史三国、民间三国和《三国演义》”主题讲座。在讲座中,他将带领读者从历史叙事、民间叙事、演义叙事三重不同的视角,辨清正史与小说的区别,为读者们剖析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
上海|纪念康德诞辰三百周年——《论境界:〈人间词话〉与康德哲学》新书首发会
嘉宾:陈建华(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邓安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包亚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
上海|迷墙狂想曲:摇滚明星和他们的黄金时代——《无尽之河:平克·弗洛伊德传》与《狂想人生:皇后乐队传》分享会
嘉宾:孙孟晋(文艺评论家、诗人、纪录片导演)、陆晨(音乐人)、墨墨(自由撰稿人、译者)
半个世纪以来,平克·弗洛伊德乐队和皇后乐队一直是乐迷心目中无可置疑的摇滚明星。英国著名文化记者马克·布莱克历经数年时间,整理了多年积累的采访资料,并补充进行了百余次独家采访,写成了这两部权威传记作品《无尽之河:平克·弗洛伊德传》与《狂想人生:皇后乐队传》。他以真挚的笔触、严谨的时间线、扎实的记录,完整讲述了这两支不断创造历史奇迹的传奇乐队背后的故事。4月20日下午,让我们和著名评论家孙孟晋、前“顶楼的马戏团”主唱陆晨以及媒体人墨墨一起,听听《迷墙》与《波西米亚狂想曲》等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聊聊属于平克·弗洛伊德以及皇后乐队的黄金时代。
嘉宾:王炳文(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助理教授)、李碧妍(中西书局副总编辑)
杜甫和李唐王室之间,有着怎样的血缘关系?杜甫参加过朝廷的选拔考试吗?成绩如何?他和高适、李白的友谊是怎么结下的?4月20日,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助理教授王炳文将携新书《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做客“401號下午茶”,与中西书局副总编辑李碧妍一起聊一聊——杜甫,这位“大时代”中的“小诗人”。
嘉宾: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宋明炜(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讲席教授)
2020年春夏,当所有旅行都被取消的时刻,哈佛大学比较文学讲席教授、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大卫·丹穆若什教授,以八十本书的形式,开启了他的纸上航行。通过阅读《八十本书环游地球》,读者将随着丹穆若什教授一起探访全球各地,与经典和现代文学对话,也与当地的风土、人物、城市和乡野对线日下午,我们邀请到复旦大学教授严锋、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颖,以及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讲席教授、系主任、本书译者之一宋明炜教授展开对谈,《收获》文学杂志编辑吴越担任主持,聊一聊这场独一无二的旅行。
上海|从徐光启到陈子龙:当代诗歌创作中的历史镜像——《后忧辞》新书分享会
萧开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诗歌界极为重要的代表人物,拥有广泛的诗歌影响力。《后忧辞》这部长篇史诗,是他潜心多年的杰作,书写了明代文学思想家的人物精神肖像,比如徐光启、傅山、顾炎武和陈子龙等,他们这些贫寒的读书人,如何建构中国优秀的古典传统思想。4月21日,他将和诗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诗丛”主理人古冈做客普陀区图书馆,谈论一部长篇诗史是如何诞生以及怎样鉴赏当代诗歌精品。
嘉宾:王德培(经济学家)、高蒙河(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孙英刚(浙江大学历史学院长聘教授)、奚美娟(演员)、傅杰(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特聘教授)、王宏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袁筱一(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等
上海|成为生活的思考者——青少年智慧启蒙阅读系列活动之何以独处而乐暨《开端:面向青少年的哲学》(第2辑:何为生活的意义)新书共读会
嘉宾:赵丽宏(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杨扬(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朱大建(作家、《新民晚报》原副总编辑)
在文学体裁中,散文作为表情达意、抒发见闻和记录感受的文体,往往传达着作者随性而发的意趣和心绪。在当代散文名家中,赵丽宏的散文以真诚和富有诗意著称,用平易的语句传达出最为真挚动人的情感,在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中,这种真诚与沉静的文字尤为珍贵。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21日,赵丽宏和评论家杨扬、作家朱大建一起做客徐家汇书院,和读者们畅谈散文和文学。
嘉宾:陈东飚(译者)、陶立夏(作家、译者)、鬼月(配音演员)、何家炜(图书编辑)
2024年是“巴别塔诗典”出版的第十个年头。这套诗歌译丛以“经典诗歌与经典翻译”为理念,由上海九久读书人出品,自2014年至今已出版了63种诗集。4月21日晚,我们邀请了丛书中罗伯特·勃莱诗集《从城堡偷糖》的译者陈东飚、迈克尔·翁达杰诗集《手书》的译者陶立夏、配音演员鬼月、巴别塔诗典丛书发起人何家炜,和各位读者一起来思南书局·诗歌店朗读诗歌,用诗来记住这个春天,庆祝四月的世界读书日。
嘉宾:Paloma Chen(诗人)、包慧怡(诗人、作家、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如同往年,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将举办开放日活动来庆祝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晚,塞万提斯图书馆还将在多功能厅组织对谈“身份诗学”,与诗人Paloma Chen、包慧怡以及作家萨尔瓦多·马利纳罗(Salvador Marinaro)共同探讨诗歌及语言之间的差异、选择性传承及其与个人身份构建之间的联系。
嘉宾:吴畅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副教授)、吴筱燕(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邓惟佳(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教授)
《当青年成为“问题”》是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学者吴畅畅所著的一本小书。他面向当下互联网、自媒体培育起来的新一代青年人,以十章内容,深入浅出讲授传播学。4月25日下午,在朵云书院·旗舰店,吴畅畅将围绕新书,与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吴筱燕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教授邓惟佳,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当下种种青年文化症候进行解读。
三国题材是历史图书的传统热点内容,青年历史学者张程最新力作《上兵伐谋》一书独辟蹊径、论从史出,从外交角度还原这个大动荡时代的纷争与精彩。作为新华出版社“新华文史丛书”京津冀联合首发的第一站,本周六下午,青年历史学者张程携新作《上兵伐谋:战略、外交与三国风云》《清代反贪大案》莅临内山书店·鲁能城店,为您带来视角独特、精到入微的历史解读。
嘉宾:冷冰川(艺术家)、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周晨(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艺术教育出版中心主任、编审)、黄梵(诗人、小说家)
冷冰川是一位当代艺术家,他创造的刻墨艺术是世界艺术与中国文化的独特碰撞。不为人知的是,冷冰川从四十多年前开始写诗,从未发表,《一笔一划》是他的第一本诗集。4月20日下午,在“阳光鸟语花草明亮”的金陵春日,学者刘伟冬、诗集设计师周晨、学者李安源、诗人黄梵以及艺术家冷冰川携《一笔一划》,共聚五台山先锋书店,漫谈与诗歌、艺术有关的一切。
嘉宾:李笠(诗人、译者)、黄梵(诗人、小说家)、马铃薯兄弟(诗人、图书策划人)
译者李笠是旅居瑞典的中国诗人,曾翻译过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著名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芬兰著名女诗人伊迪特·索德格朗等诗人的诗集。4月20日,我们邀请李笠与诗人、小说家黄梵,诗人、图书策划人马铃薯兄弟及青年作家刘奇,做客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大家聊聊瑞典语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和伊迪特·索德格朗以及诗歌的翻译与创作。
嘉宾:王立秋(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杨乔喻(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李新雨(精神分析者)
21世纪初,马克·费舍以K-punk为网名写博客,近乎实时地记录了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成为当时博客圈的中心。几年后,他在出版合伙人的邀约下,在其博客长期关注的话题的基础上,创作了《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这本只有几万字的小书的出版仿佛投下重磅炸弹,迅速席卷全英,成为青年一代的口袋书。4月21日下午,先锋书店携手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邀请本书译者王立秋、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杨乔喻、精神分析译者李新雨和上海大学历史学系讲师焦姣,一同畅聊当下时代症候与年轻人“抑郁的快乐”,借费舍之眼,看21世纪初“人的境况”。
杭州|从本雅明到塞克斯顿:流动媒介时代的诗作展演——《展翅与破格》新书分享会
嘉宾:张逸旻(批评家)、王凡柯(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副教授)
近年来,从AI的快速发展到sora的出现,人类面对着从内容到呈现全方位的媒体技术的变化冲击。本雅明曾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写道:“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凋谢的东西就是艺术品的光韵。”那么,现下的我们该如何看待,或者如何再面对更新技术的时候,复现这样的“光晕”?就让我们来聆听青年批评家张逸旻和华师大副教授王凡柯共同带来的“从本雅明到塞克斯顿:流动媒介时代的诗作展演”主题分享。
嘉宾:肖海鸥(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出版总监)、杨全强(河南大学教师、出版人)、李辉(刺鱼书店主理人)
曾几何时,我们常常用舌头轻舔一下右手食指,翻动面前的书页;曾几何时,我们走出家门或校门,总是不由自主地奔向“附近”那家书店。互联网的发达把生活中诸多具体的抽象化,逐渐让我们失落了“附近”,甚至也改变着我们年少时面对一本书时那么熟悉的一种习惯动作。新行思与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联合出品的《夏宇诗集六种加一》,从实体书的概念、用纸、装订制作,到先期的独立书店独家销售,都是对这两种现场感的挽留,都是对加速时代互联网对生活灵光之剥落的一种抗拒。本周五晚,我们邀请到肖海鸥、杨全强、李辉三位老师给大家讲述大陆版《夏宇诗集六种加一》背后那些貌似寻常的一些细节。
嘉宾:周慧(写作者)、肖海鸥(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出版总监)、曹雪峰(洋火文化创始人)
嘉宾:孙一圣(作家)、徐兆正(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讲师)
杭州|日常就是最宏大的叙事——《历史的微声》《那间街角的茶铺》分享暨签售会
嘉宾:王笛(澳门大学讲席教授、历史学家)、魏英杰(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嘉宾: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吴铮强(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黄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教授)
何谓“中国”?如何论述“天下”?“大一统”与前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何在,又具备何种独特重要性?中国思想的核心议题有哪些?到底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观念?4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吴铮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黄博将做客杭州解放路新华书店三楼文化客厅,围绕杨念群教授近年推出的两本新作《“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问道》,展开精彩三人谈,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带领读者一起步入思想、权力与概念错综构成的历史多棱镜BOB半岛。
从“青春美文”到长篇小说,乔叶用《宝水》写出中原农村精气神。故乡与文学,在乔叶的书写中,是怎样的关系?当下的热门话题新时代新山乡、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古老的精神如何传承,人在其中如何安放?4月20日,我们邀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乔叶携长篇小说《宝水》、中篇小说集《最慢的是活着》做客纯真年代书吧,与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钟求是,资深媒体人、作家萧耳对谈分享,带领读者走进《宝水》的世界。
嘉宾:程永新(《收获》杂志主编)、宗仁发(《作家》杂志主编)、南帆(批评家)
刘宗迪先生以视野独特、新见迭出的《失落的天书》《众神的山川》等《山海经》研究著作闻名遐迩。新出版的《七夕:星空、神话与异域风俗》一书则以多重视角聚焦七月七这一传统中国节日,展现了哀艳动人的牛郎织女故事背后,远古先人观象授时、男耕女织的传统。4月20日,刘宗迪携新书做客轩客会·银泰城店,为读者讲述七夕及其历代节俗之源流。
古代的文人、画家常常对山林寄托以仙境、归隐乐土的想象,但现实中的山耕、山居,是另外一部历史。“以山为业”一方面是说人们以山场为生计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在说人们围绕着山场资源形成各种权利关系。这些权利关系,在传统中国通常被笼统称为“业”。唐宋以来,东南山场被加速开发。从最初的“无主”状态,到被现代测量手段精细测量划界、人们以各种权利证明对山场中的特定资源和各种权利进行确权,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本周六,浙江大学历史系杜正贞教授将从历史上东南山区各地“山”、“业”出发,结合史料文献,为读者展现历史中不多见、但极其重要“傍山为生”的历代景观。
著名作家何顿常以长沙为叙事场域创作小说,采用原生态和平民化的叙事,塑造了一批具有湖湘精神特质的人物形象。《国术》与《幸福街》就是两部立足于湖湘文化背景,探讨城市社会,人物复杂命运的优秀小说。书中情景引导故事诞生,何顿有着怎样的写作方式和心得?他书中的“人物”和“精神”力量的对比,“生发”点在何处?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沉静处有力量生发”如何能引起人们的意志?本场讲座将以对谈的方式进行,和何顿一起畅聊,共同从文学的角度,谈论城市、思考成长、缅怀精神。
不同于以往诗集的是,《低处飞行》中王计兵不仅作为“卧底”,探索外卖员真实生活的细节、精神和情感的幽微处,还作为置身社会“低处”的普通一员,观察、书写和思考世界。诗作包括他成为备受瞩目的“外卖诗人”后迥然于过去的内容,给人以全新的感受。4月19日晚,外卖诗人王计兵、诗评家霍俊明、编辑向萍三位老师将做客“小镇的诗”视频号直播间,和我们一起聊聊王计兵老师的新作《低处飞行》,以及诗集背后更多的创作故事。
嘉宾:吟光(作家)、施夏明(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昆剧演员)、周天歌(作曲、声音设计师)、王婧(声音研究学者、艺术人类学者)、宋辰辰(作家出版社创意合作部负责人、副编审)
跨媒介作品《港漂记忆拼图》除了文本信息外,还包含有昆曲、电音、流行和摇滚等音乐形式。这些声音元素与小说本身的科幻设定和叙事相互印照,展现了文字以外的广阔空间,为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本次活动以“声音”为切入点,将阅读和听感结合,讨论《港漂记忆拼图》中声音相关的技术手段、表现形式及情感反馈等问题,借此探索中国科幻叙事更为丰富的可能性。
“人生必读书单”,不读又怎样?——《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八十本书环游地球》新书分享